Advertisements

一生無名分!陪嫁丫環愛上才子「替他產下6位兒女」 沒人喊她一聲媽「卻養出各個社會菁英」

為什麼要這樣說呢?因為梁啟超是新派人士,主張新思想新觀念,向西方文明學習,不贊成男人一夫多妻。

所以,王桂荃在梁家的實際地位是小妾,但對外就不能張楊,嚴守秘密。一旦走漏風聲,那就是嚴重的「事件」,有損梁啟超的光輝形象。

為了把事情做得天衣無縫,即使在家裡,即使是王桂荃自己親生的子女,也不能喊王桂荃一聲「媽媽」。只能叫「阿姨」、「王姨」。

總之,說是秘密夫人也罷,金屋藏嬌也罷,王桂荃名義上不能有任何位置。

儘管如此,王桂荃內心已經非常知足。一個如小草一樣飽受人間磨難,卑微無助的丫鬟,結束了四處漂泊的生活,終於有了一個人疼愛,有了自己溫馨的家,夫復何求?作為女人,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長相廝守,已經是上天的眷顧。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,什麼名分都是表面文章,不要也罷。

Advertisements

自己就像是一株花蕾,沒有春風,自己只能蹉跎年華,埋葬青春。而梁先生就像和煦的春風,自己只能迎風怒放,一生一世為他吐芳菲。

梁啟超異國他鄉漂泊十幾載,寄人籬下的生活困苦得難以想象。

王桂荃不但要承受繁重的家務,還要外出擔任梁啟超的秘書,東奔西跑,風雨無阻。

Advertisements

為了更多為丈夫分憂,她這個沒有上過學的丫鬟,開始學習起日語。開始的時候李蕙仙勸她不要浪費時間,梁啟超也說日語太難學。王桂荃也不是不知道天高地厚,她也知道學日語對自己很難,可是為了老公,豁出去了。

功夫不負有心人,經過一段時間苦練,王桂荃終於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,熟練的讓東京人也聽不出破綻。梁啟超得意地誇她,荃兒這是自學成才。

李蕙仙不僅對傭人非常刻薄,經常是體罰責懲。

每當李蕙仙走後,王桂荃就滿臉帶笑,向傭人解釋,說主母身體不好、心煩意亂,希望他們不要放在心上,多多包容。

李蕙仙對自己的孩子要求也非常嚴格,孩子犯錯後經常操東西責打。

每當這個時候,王桂荃都不顧一切為孩子「保駕護航」。有一次,李蕙仙的兒子梁思成不小心犯了錯,母親操起拖把就要動手,王桂荃奮不顧身快步上前,擋在了梁思成前面。

Advertisements

王桂荃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,把家打理得有條不紊。讓梁啟超長期在外奔波,沒有一點後顧之憂,能心無旁騖實現自己的抱負。

沒有文化的王桂荃並不知道梁啟超在幹什麼,也不知道什麼是革命、什麼是理想,但她知道自己被梁啟超疼愛,是無盡的恩澤,自己所做的一切,都是理所當然的、心甘情願的、無怨無悔的。

碩果累累何所求。

Advertisements

對於多數人來說,有妻有妾的家是難以相處的。錯綜複雜的關係,讓家裡硝煙瀰漫。別的不說,僅僅是雙方的孩子,就足夠叫人頭大了。

但王桂荃沒有私心,對所有的孩子,都一樣相待,真正做到了視如己出。

李蕙仙的女兒梁思庄十歲的時候患上了白喉,久治不愈,不得不住進了醫院,王桂荃衣不解帶日夜守候在孩子身邊,最後梁思庄病癒出院了。而王桂荃同時患病的親生女兒卻因為照顧不周而沒了。

人心都是肉長的,王桂荃的付出不但得到了李蕙仙的認可,而且受到孩子們的尊敬。

不管是自己親生的六個孩子,還是李蕙仙跟前的三個孩子,都對王桂荃敬愛有加。在孩子們的心裡,這個「王姨」的地位非常崇高,跟自己的「媽媽」沒有一點區別。

Advertisements

孩子懂事後,對王桂荃更加敬愛,打外面帶來什麼好吃的,都是先讓她吃。有什麼開心事,都先跟她分享。孩子長大後,甚至不顧父親的禁令,開始叫王桂荃「娘」。

後來李蕙仙患了重症,王桂荃像伺候老人一樣無微不至,直至她離開這個世界。

五年後的1929年,梁啟超離去,臨終時拉著王桂荃的手,滿含熱淚說:「荃兒,讓你受委屈了。」

王桂荃微笑著說:「先生,看你說的,我該感謝先生。」

此後,王桂荃挑起了全家的重擔,繼續負重前行。在她的辛勤哺育下,九棵幼苗茁壯成長、都成了棟樑之才。他們有的是橋樑學家,有的是考古學家,有的是軍人,有的是經濟學家。

1968年,王桂荃走了,終年82歲。

王桂荃離去後,在她的墳頭,一顆母親樹悄然栽下,茁壯成長,欣欣向榮。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